This is the first information that you share in this blog.
Try the following websites and see if they are suitable:
1). Kowloon City Baptist Church
http://www.baptist.org.hk
2). Christiantimes
http://christiantimes.org.hk
3). The Media Evangelism
http://www.media.org.hk/
In Christ,
Stanley
平安夜
13 年前
Present~
回覆刪除各位組員,
回覆刪除就我們在昨日(1月20日)課堂上的簡單會議, 現作出簡報如下:
1. 確定MCS"多媒體傳播"的小組習作題目為:
九龍城浸信會在應用互聯網運用的反思
(我會將題目以電郵方式發送給梁老師)
2. 習作分工為:
(一)簡介議題或現象 -- 麗清;
(二)傳播途徑或模式的描述及反思 -- 楊楊;
(三)傳播內容或信息的描述及反思 -- Stanley;
(四)放文化或信仰層面上帶來的影響 -- 敏琪.
(五)分享使用blog的體會 -- 每人都提交一些分享
大家可將你的反思直接寫在blog內, 好讓大家互相給與意見 (如有), 以便我在某特定日子 (建議如下) 將大家的內容整合:
(一)初稿 -- 2月22日 (整合後電郵/放上blog給大家)
(二)收集初稿意見 -- 2月22日至2月27日
(大家可電郵/放上blog給意見)
(三)定稿 -- 3月1日
(在2月27日截稿意見後再電郵/放上blog給大家再鑑定內容需否修改)
(四)最後版本 -- 3月6日
我會在最後版本確定後合組釘裝成一份小組報告.
請問各位有沒有意見??? 候覆~ (如沒意見都請留言, 謝謝!)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message, Edna.
回覆刪除I totally agree with you.
Stanley
Lai Ching & Yeung Yeung, How about you?
Can you send something through this blog? so that we know we are all connected, Thanks!
Dear all,
回覆刪除thanks a lot.
lai ching
我十分同意做「九龍城浸信會在應用互聯網運用的反思」此題。以下是我嘗試述描「九龍城浸信會的網頁」的傳播途徑或模式。請你們指教及給意見,謝!
回覆刪除楊楊
九龍城浸信會
項目 下載地方
條例與會章 城浸簡介 > 會章
影片 影音播放平台
相片及片段 活動花絮
影片 資料庫 > 每週講道
講詞 資料庫 > 每週講道
聲帶 (mp3檔) 資料庫 > 每週講道
資料庫 > 《箴言》系列
資料庫 > 專題查經系列
資料庫 >月詩
文件 (pdf檔) 資料庫 > 城浸雙月報
資料庫 > 各類表格下載
資料庫 > 電子咭
在城浸簡介內的會章,可以以pdf檔案下載九龍城浸信會的條例和會章。
在影音播放平台,可以下載與九龍城浸信會有關的影片。只要按下圖示就可下載影片觀看。
在活動花絮的頁面,可以下載九龍城浸信會舉辦的活動相片及影片。
資料庫內包含了很多豐富的內容。只要在資料庫的左欄選取所需要的版面,便可以下載各類所需的資訊。在每週講道中,提供了每週最新的講道影片、講詞及聲帶下載。每月靈糧含有全年讀經,可以在網上查看。另外,張慕皚牧師主講的《箴言》系列亦可以按需要下載mp3檔來收聽。專題查經系列,可按需要揀選不同的專題來下載收聽。月詩的頁面可下載最新月份或以前的詩歌收聽或歌詞。
同樣在資料庫中,可以在城浸雙月報中,觀看或下載城浸出版的雙月報,得悉該會最新的資訊。此外,在各類表格下載的版面,可以下載各類的申請表格,如:課程報名表或借堂辦法等。電子咭則可以用電子郵件方式傳送邀請咭、生日咭或聖誕咭給各弟兄姊妹。而在資料庫裡的網上聖經,有繁體中文和合本(含檢索功能)、繁體中文聖經新譯本及廣東話有聲聖經,可以透過連結於網上查閱聖經的經文。
楊楊,
回覆刪除你的資料非常充足,我今天才下載城浸的資料。我將會整理關於九龍城浸信教會,使用互聯網的現象。並感謝Edna的安排。
麗清
各位組員,
回覆刪除大家都很努力呀!我都要加把勁了~
願上帝加力給各人好好作工,靠主得力,阿們!
Edna
各位同學:
回覆刪除簡介議題如下:
由於科技一日千里,教會因應新時代的需要,在事工發展方面增設多媒體服務,以求達到與時並進,將福音有效傳遞。座落於亞皆路街的九龍城浸信會,是一間著重以多媒體牧養信徒的教會。教會為了迎合新時代的改變,社會的需要,在2003年3月成立了媒體事工,為不同時段工作的信徒,提供一個電子崇拜平台,解決了「定時、定點」的限制。
麗清
幾位姊妹十分落力
回覆刪除小弟自愧不如
要努力努力!
Stanley
各位同學
回覆刪除經過上堂學習後,我想知道城浸使用多媒體後人數的增長,使用多媒體事工發展後,對該教會有什麼影響。在分齡牧養上有否直接的好處。稍後我會加添簡介資料。另外,敏琪提到第九堂報告事宜,我們可以負責自己部分,即整組同學一齊輪流報告,你們認為好嗎﹖
麗清
若然影像在人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亦影響較大,當我們看影像時候更要留心,更要有批判力。去看動畫又或在製作動畫更要清楚自己的核心價值,要避免不良的後果。
回覆刪除大眾傳播,受眾喜歡被娛樂,連新聞也要娛樂化,使媒體的公信力減弱,在傳播的先態環境越來越惡劣時,人們被牽走,傳播者,與受眾越來越墜落。這個意識循環如何更新與突破?作為教育工作者,可以做什麼呢?作為文化承傳者,應要做什麼呢?作為大地的管理者,無論在文化及歷史向度,是與創造者一起同工的我們,可以有什麼行動呢?
由於我們有一套基督教創造觀、人觀、基督觀及信仰價值觀。我們作為一個受眾者又傳播者,要對資訊有敏銳批判力,接受資訊不管只問真或假,更要問這些對人們有什麼不同的影響。我要努力學習並認識不同媒體的限制及所帶來不同影響,對於我們所生存環境及文化更深入了解,才能把信仰真正傳遞。
我從沒有在Blog.發表自己想法及對學習反省,今次親身經驗寫日誌,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對自己認識多了感到新鮮,又可以組織下自己的思路,也期望有人回應,體驗多媒體的形式對人與人思想交流的好處,或許突破我與人交往的另類形式,反正我不是80後,這個交流形式或許不是因學習這科,我想不會選擇用這種形式發表感受,可能是恐怕太公開(傳到那兒也不知),筆者真沒有安全感。但心裡又想人回應,真矛循!此外,九龍城浸信會網頁是web 1.0 單向提供資訊,較被動,若能提升到web 2.0可以參與討論及交流,讓接收者有回饋的機會,教會更能貼近受衆的需要呢!?明天是大年初一,
祝願
大家對人的愛心「青春常駐」!
大家親愛的家人「出入平安」!
大家美好的靈性「步步高升」!
大家進取的學業「笑口常開」!
大家殷勤的事奉「虎虎生威」!
主內:楊楊淑霞
大家很努力且做得很好,辛苦了。關於城浸網頁及報告我有一些以下體會及想法:
回覆刪除我不是城浸會友,回想起我原來很久已接觸到城浸網頁,是因為在網上搜尋器找一些講題或資料時,例如:教導子女方法、基督徒的價值觀等。便有張慕皚牧師的講章或專題查經的文章,讓我可以參考,真是獲益良多。城浸需大若每主日三堂都最多容納不到萬人(已是很多人),就如講章或專題查經的文章存放在網上,雖然要人主動去看,但可把張慕皚牧師或城浸同工的心血與人分享,他們能按著真理分解正道,把上帝的道解明了,讓更多人得著造就。不過如果在網上存放的講章或專題查經的文章是異端之說的,就迷惑許多人不但不信且會跌到,那麼發放者與接收者要如何呢?有沒有機制可以蒒選呢?若有,是否低觸了言論自由?若無,基督跟隨者又或是傳播者又可以做怎麼?加快把主道存放在網上吧,越多越好,就能減弱那些不良的影響。還有城浸網頁也有把相關的組織及機構連繫,例如浸信會神學院網頁,每一個基督跟隨者的個人網誌及社交網絡都有連繫真正上帝的代言人的文章又如何呢?就好似我們的個人網誌加了老師及同學的言論(個人網誌)一樣嗎?當然我們也謹言慎行。
最近有朋友生日,我想起城浸網頁可以下載各類的電子咭,藉電子郵件方式傳送生日咭給友人,這樣做會否讓人感受到教會群體的關懷呢?不一定。但肯定的事讓人得知教會群體也是與時並進。不單如此,可以下載各類的申請表格,如:課程報名表或借堂辦法等。為繁忙的今日香港人帶來方便。
網絡世界反映當下文化,教會不單只談拯救人靈魂的福音神學,也要看重自己文化任務,故傳播途徑/模式及內容越是多元化、又是開放的就能加強互動及双向溝通與對話。同時堂會與社區、堂會與堂會有更多聯繫,善用網絡平台。舉一例說明之:教會應創作及設計豐富人類生命的文化活動。並主動且積極地把所舉辦活動的資訊傳遞,讓社區人士可選擇參予(如:親職講座、理財活動),亦歡迎社區不同團體所舉辦有益身心活動的資訊加入教會網絡(如:健康一萬步)。彼此互相支援,共享資源,建立互助互利社區的群體。此外,如果企業品牌透過社交網絡及網誌去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喜惡,又能使用軟件回饋消費者的意見。我期盼一起努力學習檢視現有傳播途徑/模式及內容把不同年齡、背景、族類等(如:宅類)的人帶進愛我們的主耶穌跟前。